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伴随着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逐渐实现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是中国制造业突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这一双重挤压局势的关键。布局发展智能制造,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将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变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而智能制造已成为大变局中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将为中国外贸发展打造“新引擎”,为外贸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外贸竞争培育“新优势”,进而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
所谓智能制造,是指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将先进技术贯穿于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和机械制造设备的结合,是一种能够进行感知分析、即时决策,并实现数据自主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生产全面优化的制造模式。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装备,工业机器人近年来被世界主要国家广泛应用,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00—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从930台增加至94.3万台,2016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总数最多的国家。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安装量更是高达26.8万台,同比增长51%,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工业机器人新增安装量的总和。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之臂,主要体现为对劳动力的替代,而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制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更为深入、复杂,涉及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能提高工业生产精度、安全性和效率,也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员工技能结构以及产品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外贸表现。
长期以来,技术进步一直是影响各国对外贸易规模、贸易模式、贸易结构和国际分工形式的重要因素。过去20多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诸多学者围绕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应用对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随着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企业层面讨论互联网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成本和国际贸易。现有研究发现,在互联网与贸易成本关系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有效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信息搜索成本以及开拓新市场和新产品的贸易成本,从而降低了出口门槛,成为国际贸易具有比较优势的新来源。在互联网与企业出口行为方面,互联网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密集度,有利于降低出口产品价格,促进出口产品种类和目的国数量的增加。此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改变了传统贸易方式,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大量研究考察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但智能制造与信息通信技术变革不同,后者强调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技术理论方面取得的突破,而前者更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对外贸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快速。
智能制造赋能国际贸易
智能制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外贸二元边际扩张、推进外贸产品技术升级、促进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等维度理解。
智能制造有利于推动外贸二元边际扩张。国际贸易理论强调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是贸易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方向,智能制造的影响可以从国家、企业和产品等层面进行分析。从国家层面看,智能制造存在贸易拓展效应。智能制造带来的高生产率,有利于企业跨过新市场的准入门槛,促进贸易市场多元化。与此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生产,可以实现对生产环节的全流程把控和优化,将产品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保证生产质量及准确性,而智能制造通过质量提升将促使贸易伙伴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品进口需求上升。从企业层面看,智能制造有效推动了企业进出口概率和规模的提高。智能制造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特征,生产率的提升可以使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智能制造可以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方式间接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实现出口规模扩张。从产品层面看,智能制造有利于增加出口产品种类,推动企业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进而有效规避风险。智能制造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能够在外需增加时快速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并响应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最终促进出口扩大。
智能制造有助于推进我国外贸产品技术升级,使外贸结构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从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作为一种物化性技术进步,智能制造促进了工业生产方式的革新,在提高企业生产率和降低边际成本的同时,实现产品质量提升。从劳动需求角度来看,智能制造技术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将倒逼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降低失业风险,同时智能制造引起的技能溢价提高也会进一步激励个体提高技能水平。员工技能结构的改善将会增加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意愿,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此外,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将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与全球采购、供应链衔接起来,使得企业能够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更为优质的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进而直接促进最终产品质量升级,实现外贸“优进优出”。伴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强化产业关联能够进一步发挥智能制造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前向关联效应,表现为倒逼国内上游行业进行技术创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后向关联效应,表现为中间品质量的提升以及下游企业利润的增加。此外,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不仅会对自身产生影响,还会通过降低企业产品的相对市场价格,抢占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导致行业内企业竞争压力加大,进而推动行业内其他未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的产品质量提升。
智能制造可以加速外贸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如前所述,智能制造能够促进生产率水平提高,而生产率水平决定了各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生产率水平高的国家往往位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短期内智能制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在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员工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而相比于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对低技能员工的依赖程度更大,导致智能制造更容易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劳动力产生替代效应,替代后的作用效果也更加明显,从而显著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以更高水平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提升了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知识产生和利用的效率,促使技术创新广度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深度明显加深、技术创新速度大大加快。具体来说,智能制造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水平,而利润增加会推动企业加大内部创新投入,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出于技术和技能的互补性,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加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来提升企业研发效率,进而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直接促进作用。此外,智能制造还会降低行业研发效率的离散程度,显著提升创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总而言之,探索智能制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话题。借助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加快推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当然,在发展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加快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为实施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从而达到智能制造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效应。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24日第3版,作者赵春明,系15vip太阳集团教授;谷均怡,系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