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许志星: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4       浏览量:

   在这个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发展特征的新时代,培育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尤为关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这一部署突出显示了人才培养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并为依靠高素质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确立了方向和根本遵循。

    一、新质生产力培养: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阐述了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指出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最终都要依赖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劳动。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生产力与人才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强调了在推动社会前进过程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新质生产力对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高素质人才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升经济效率、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们通过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引领技术革新,为社会带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石,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或组织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系统是否能够培育出适应时代需求、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优质教育可以激发个体潜能,塑造其全面发展,并且装备他们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去迎接未来挑战。不断优化教育体系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路径选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且包容性强的教育环境,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自我驱动,并且勇于创新。

    二、高质量人才培养中的挑战

   (一)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新质生产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传统教育体系往往以固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为主导,这种相对僵化的结构难以适应劳动市场不断演变的需求。由于缺乏灵活性和实时更新机制,教育内容常常滞后于行业最新技术、工具和理念的发展。当前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正推动着劳动市场结构的深刻变化。新兴行业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持续能源技术等领域迅速崛起,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许多学校仍在沿用过时的教材和方法,未能及时将这些领域的最新发展纳入课程体系中。此外,随着科技革命推动工作性质不断变化,许多行业出现了新型职位。这些岗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或技术专长,还要求具备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强等软实力。但是,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往往找不到对应的培训项目来满足这些复合型才能的培养。因此,年轻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并未真正准备好迎接当下或未来劳动市场上那些最有前景、最具挑战性的角色。他们可能拥有一定量的书本知识,却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

   (二)知识传授有余而创新能力缺乏

    新质生产力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具备跨领域能力和适应性强的人才。然而,在现行教育体系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学校教育过分重视传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偏向书本知识和理论训练的教育模式导致了一种以应试为核心目标的学习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学生被要求记忆大量信息,并通过考试来证明他们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结果是,在完成学业后,虽然学生们可能积累了大量书本上的知识,但却往往缺乏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世界、适应不断变化环境、解决前所未有问题以及进行创造性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能力不足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他们掌握坚实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拥有将理论转换为有效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高水平实践能力。新质生产力特别强调技术革新和信息化水平。在这个背景下,学生不应只满足于理解相关技术原理,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具和设备。例如,在通用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等领域,这些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革。学生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来真正掌握这些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开发和优化,则难以提升自己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然而,当前教育体系往往侧重于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当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项目、企业实习、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可以将抽象理论与具体情境相结合,从而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并锻炼出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创造性思维和适应性。

    三、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今天,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促进这一过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核心要义。传统教育模式过于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在当下这个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时代,这种偏向书本知识和理论训练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传统侧重知识记忆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更加看重数字素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考、领导才能以及沟通能力等关键技能。这些技能使个体不仅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还能够引领变革,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然而,更新教育观念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们持续不断地努力探索,并且久久为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例如,将更多基于项目的学习纳入课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采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的真实水平。

   (二)赋能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一支专业、高效、创新的教师队伍无疑是其坚实基础。在这个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改革传统教育增长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助手。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引入减量发展理念,并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还促进了创新型思维和方法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AI可以处理大量数据,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每位学生的需求和潜力。此外,AI辅助下的自适应学习平台和智能评估系统也正在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然而,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就必须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深入培训和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提升每位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上下功夫。通过专业发展课程、工作坊以及与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可以使教师们掌握如何有效整合AI技术到日常教学中去。只有当我们确保每一位从事教育事业的个体都具备使用这些先进工具并且拥抱持续学习态度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并培养出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力的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他们掌握坚实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拥有将理论转换为有效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高水平实践能力。新质生产力特别强调技术革新和信息化水平。在这个背景下,学生不应只满足于理解相关技术原理,还又具备创新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未来领导者。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校企合作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策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且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引领产业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课程标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并将学术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由企业提供的实际项目或案例研究,不仅能够让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协调资源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互动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创新思维的潜力。同时,校企合作也为企业带来了益处。它使企业能够直接影响教育内容和质量,确保毕业生具备其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此外,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在校园内就可以进行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从而缩短员工从入职到独立完成任务所需时间。这样不仅节省了企业在培训新员工上的成本,也加速了人才储备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高等院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科研活动,推动理论创新;而企业则可以借助高校智库为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种深度融合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教育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人才再反哺教育并推动产业升级。

   (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对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这种学习体系不仅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构建创新型社会的有力支撑。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具备高素质、高技能、高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终身学习体系正是培养这类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终身学习,个人可以接触到跨领域的知识,激发创意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在此过程中,个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和技能集合,从而保持竞争力,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价值。终身学习体系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持续学习、不断成长的平台和机会。此外,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所有人对知识与技能更新换代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灵活多样、开放包容的终身学习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个系统应该包括在线教育平台、夜校、社区大学等多种形式,并且鼓励各年龄段和背景的人参与其中。


(原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24年第4期,作者许志星,系15vip太阳集团副教授;作者郭茜,系15vip太阳集团硕士研究生)


Baidu
sogou